您好,今天张张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丹霞地貌形成过程视频,丹霞地貌形成过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丹霞地貌——在我国粤北仁化县丹霞山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
2、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
3、1938年,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
4、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5、丹霞地貌的形成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6、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7、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8、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
9、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10、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 墙或石柱等地貌。
11、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12、地貌学家曾昭璇教授在1977年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学术语来使用。
13、《地质辞典》在1983年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义:“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14、”。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