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科学的育儿方法这些你都知道吗,这些真实的育儿经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写这些个小作文的时候,我发现,育儿好像冰山,水面上是要对孩子说的话和做的事,水面下的绝大部分,是养育者的思想活动和自我修行。你看我只跟孩子说了五句话,其实我的脑子里已经跑了场马拉松了~
育儿小记又三则,分享一个妈妈对孩子和自我的观察。
#1
小宋穿鞋记|生活自理能力get一分~
小宋32个月了,最近几个月天气热给他穿凉鞋,我观察到他自己是可以穿的,所以就渐渐地鼓励他自己穿。
前几天早上Jordan去遛狗,我刚准备工作,小宋突然跑来喊我带他去找爸爸,而且情绪来得又快又猛,立马就急得要哭喊起来。我先是保持冷静,然后说好,你先穿好鞋,我带你下去。
小宋一听便坐在门口地上开始穿鞋,但情绪依然很急躁,鞋子一时没穿进去,立刻哭喊着要我帮忙。
我有意识地让自己顿一顿,想想怎么说再开口,心里有一些Don’ts 和 Do’s:
❌ Don’ts
·止哭:不哭了小乖乖,来妈妈帮你。
·指责:你都没好好穿,就知道哭,你怎么回事?
·贴标签:你这孩子怎么性子这么急,一下没穿好就急眼。
·否定当下的挫败:穿鞋这么容易的事,你明明都会,有啥好哭的。
✅ Do’s
·从椅子上坐到地上:来到孩子身边,让他感受到支持。这时孩子立即坐到我怀里来了。
·理解孩子的心情和失败:穿鞋前小宋本就带着情绪,爸爸下楼前他就想跟着出去。急躁的时候做不好事,很正常。
·先不说话,让他把情绪「哭」出来:小宋眼泪都滚下来好几滴,我搂着他,听着他哭声变小,然后停了,情绪稳定了。
·描述我所见的困难:我看到你刚刚鞋子没穿好,是因为魔术贴这个地方被你脚压住了没拿出来(同时手指示意)。
·提供方案和帮助:你可以自己穿鞋,如果遇到困难,先看看是怎么回事,能不能解决,如果不能,再找妈妈帮忙。
这时候小宋又来了一个情绪的小波动,他马上说“不能解决!有困难!”。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对他说:你还没穿呢,怎么就说不能呢?
我的情绪稳定,渐渐的映射在孩子身上。冷静下来,办法马上就出来了,他说“我要站起来。”
我知道他一定想起自己之前的经历——站起来穿更容易成功。于是马上给予他极大的肯定。
不出一分钟,两只鞋都穿好了。正要下楼时,爸爸回来了,我很兴奋的跟爸爸说:看!宝宝自己穿的鞋!
「彩虹屁」跟上,人类幼崽,拿捏~~hiahiahia~~~
那之后的这几天,小朋友每次出门,都是自己穿鞋。有时候会来一句:等会儿我要是卡住了你就帮我一下哈~
不过也从来都不需要帮忙,自己穿得越来越顺利了。
生活自理能力,get一分✌️
#2
想玩别人的玩具,却从来不敢去问
刚刚和Jordan聊天,说到前两天他们在沙坑的经历。有位小朋友的玩沙工具超级豪华,小宋非常想玩,可是小男孩并不愿意。
小宋一去拿,小男孩就冲过来说他要玩的,但他并不是真的玩,很快又放下。小宋又去拿,他又回来拿走,就这么好几个回合。
Jordan说,儿子真的很想玩,但我每次叫他去问哥哥愿不愿意,他都不去。
听到这里我打住了他,我问Jordan那你帮他问了吗?Jordan说没有。
我说那你下次还是帮他问吧。
曾经我也一样,总是让孩子自己去问,孩子反过来让我去,我就说是你想玩,你该自己去。
但结果也每次都一样,就是孩子只会眼巴巴的看着我,并不会去问。看看我,看看玩具,可以看到他在控制自己不去拿,有时候控制不住,我只好制止他。
几次之后我突然发现,其实我这样做,是在推着孩子往前走,我却没有给到他足够的支持。对于没有准备好的孩子来说,这可能会让他感觉到无助。
之后我就改变了做法,开始时还是会建议他自己去问,他不去的时候我便告诉他,“那妈妈帮你去问吧”。
有时候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他会很开心地玩,有时候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他也不像从前那样恋恋不舍那个玩具,很容易跟着我去别的地方玩。
后来有一次,我同样先建议他自己去问,并没有期待他真的去,但出乎意料的是,小朋友真的自己去问了:可不可以给我玩一下?然后姐姐把玩具递给他的时候,我看他脸上的表情格外的满足。
我又一次看到,在得到了妈妈的支持,在妈妈这里可以放心的「退步」「害羞」的时候,孩子其实是在悄悄地往前迈步的。
而且是自发的,有力量的脚步。
想起来吴老师在课堂上说的那句话:独立是孩子的权利,而不是成人的期待。
#3
育儿中的接纳与留白
- 接纳 -
前几天晚上带孩子去宜家玩,宜家外头有个攀爬架,孩子玩得特别开心,隔了几个月没来,我观察到小宋两个特别明显的变化:
1⃣️ 个高了,大运动能力更强了
之前爬这个“独木桥”,手还只能抓住绳子,小心翼翼得走上好几分钟。现在手可以把着扶手,一步一步非常顺利的就上去了。
这是半年前的照片,最近没拍
2⃣️ 在人多的场合不再「逃跑」
小宋在一些行为上常表现得谨慎,不仅体现在自己的运动探索上(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还体现在小朋友很多的场合。
如果在滑梯顶端,有很多小朋友,或者他正要滑的时候来了一个比他大的孩子靠他很近,他会立即让开。要么就下来,要么就在旁边等,一直等到一个孩子都没有了,他才会继续玩。
看他每次都这样,我曾反思,是不是因为我自己性格如此,遇到什么需要争抢的场合我下意识就让开。又会不会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太少了,导致他「胆小」?需不需要想点办法,让他锻炼锻炼?
但反思是自己反思,对孩子,一个原则是「不贴标签」——「胆小」就是一个标签。
同时也确定这不是什么问题,不需要锻炼。妈妈心里的这些个小九九,就挥一挥衣袖,丢到脑后吧。对孩子,接纳就好啦。
也是半年前的照片/就是这个场地
没想到,这次就观察到孩子的变化,人多的场合,「不怵」了。
在滑滑梯上,有人在前面,他会排在后面等待;轮到他了,后面有大哥哥大姐姐速度很快地跑过来,他也可以不紧不慢地滑下来;
走独木桥时,也不会因为后面有人就立刻找我抱他下来,而是继续保持自己的节奏,后面的哥哥姐姐们也就只好减速跟着小弟弟啦~
小宋用事实告诉我,妈妈,是你想太多啦!
不贴标签,不要求「完美小孩」,全然接纳,静待花开。
- 留白 -
玩了许久,小宋喊我一起到旁边的椅子上休息。突然他指着不远处一个小女孩问我:她在干什么啊?
我一看,小女孩蹲着小便呢。就跟小宋说,小姐姐在那尿尿呢,我们不要看哦。然后我的视线就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再回到小宋身上时,我发现他有点不对劲,原本很高的兴致突然没了,我说什么都回答不要,不一会儿就说要回家。
我立马想到会不会是他也想小便甚至已经尿裤子,但是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也没看见他裤子湿。我又想会不会是他觉得不好意思?或者认为我在责怪他?
我赶紧解释说,没关系的,我们不是故意看到小姐姐尿尿,下回我们不看就好啦,妈妈不是在责怪你。而且,妈妈觉得那个小姐姐不能在那里尿尿,大家都会看见的,她应该去厕所,或者到那棵树后面去,大家都看不到地方,尿在尿袋里面(我包里放了一个尿袋,小宋也知道)。
小宋听完我的话,若有所思,表情不再像刚刚那样紧张,但也没有开口。
我又想说话,但一瞬间察觉到自己心里的期待:我是不是希望孩子马上又能恢复刚刚那样开心玩耍的状态,我必须要跟他把这事说明白了,他还没笑,一定是因为我没说明白,没让他搞懂……
脑子转到这里的时候,我立刻闭了嘴,只是蹲在他旁边陪着他。我想,育儿当中需要一些留白。
没有必要钻牛角尖,也没有必要一次就把什么都说明白,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孩子从一个小经历以及妈妈blabla的长篇大论中就学会什么道理或规则——这样的妈妈也太让人抓狂了吧?
当然不用担心就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什么伤害,我那几句话以及我蹲下来陪着他的行为,足以让他感受到妈妈的支持。剩下的「空白」,就留给孩子自己吧。
静静地待了一会儿后,我们就一起回家了,一路上小宋歌声不停,心情愉快得很哩~
//////////
是这些真实的育儿经历,让我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妈妈。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