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明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羌怎么读拼音是什么,羌怎么读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羌 qiang 一声 狭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民族名称,广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
2、相传商初羌人已向商朝称臣纳贡。
3、殷甲骨卜辞中有“羌方”,是商西强国,常遭到商人的征讨。
4、卜辞中有役使“羌”或“多羌”以及大量以“羌”为祭祀人牲的记载。
5、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卜辞所说的“羌”是泛指商人俘获的西部各族人。
6、商末,羌人曾参加周武王伐纣的战争。
7、 羌人是古代戎人中的一部分。
8、《国语·周语》载西周宣王时有“羌氏之戎”,势力强大,曾败王师。
9、姜戎中有申戎,后与犬戎等共灭西周,杀幽王。
10、《左传》载有“姜戎氏”,春秋前期入居豫西,其俗被发,与羌同。
11、“姜”、“羌”二字古相通,学者多以此姜戎即羌人。
12、据说这支戎人是被晋惠公自“瓜州”招引到晋南,把原来是“狐狸所居,豺狼所嗥”之地,开垦出来,虽然当时还是“衣服饮食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但已进入农耕定居生活。
13、晋国在争霸战争中曾多次得到这支戎人的支助。
14、他们后来都与华夏族融合了。
15、 战国时在今甘肃东部、宁夏南部有义渠之戎,其俗火葬,学者多以为即羌人。
16、他们“筑城数十,自称王”,与华夏诸侯国有交往,常与秦争战,互有胜负。
17、在战国后期朝服于秦,后为秦昭王所灭,设置陇西、北地等五郡。
18、战国初期,居住在河湟地区的那部分羌人,还处在较落后阶段,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
19、有戎人无弋、爰剑者为之豪,”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称雄于河湟之间。
20、爰剑子孙世为酋豪。
21、到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向西发展。
22、忍叔父昂畏秦之威,率种人西南迁。
23、其后子孙分散,便是汉代居住在今甘肃、川西的牦牛、白马、参狼诸羌。
24、忍及弟舞留居湟中,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逐渐兴起。
25、到爰剑五世孙研时,羌武力最强,乃以研为种号;至十三世孙烧当又极豪健,子孙乃更号烧当。
26、 (蒙默) 汉初,匈奴强大,羌人服属于匈奴,一部分请求内迁,汉景帝刘启允许研种留何率族人迁于陇西郡的狄道(今甘肃临洮)、安故(今甘肃临洮南)、临洮(今甘肃岷县)、氏道(今甘肃西和西北)、羌道(今甘肃岷县南)。
27、汉武帝刘彻为了反击匈奴侵扰,开辟河西四郡,隔断了羌与匈奴的联系,并派军队进入湟中,在今甘肃永登筑令居塞;后又在湟水流域置县,始设护羌校尉,总辖羌中事务。
28、昭帝时,又置金城郡,辖地西及湟源,南至夏河。
29、神爵元年(前61),因官吏滥杀羌民,诸羌怨怒,遂反。
30、 汉宣帝刘询使赵充国往讨,充国以招抚为主,尽量少杀伐,羌人陆续归降。
31、乃在临羌至浩亹沿湟水屯田。
32、其后,继续进行军屯和移民垦种,且兴水利、修道路、缮城郭。
33、神爵二年,汉宣帝设金城属国以处降羌。
34、这些措施促进了羌族地区的发展和羌、汉两族的融合。
35、羌族畜牧业发达,农业也有些发展,“羌田”、“羌麦”屡见记载。
36、羌人以畜产与汉人交换粮、布及手工业制品,与西域、西南夷亦有贸易往来。
37、 汉元帝元始元年(公元1),王莽遣使多持金币招诱塞外羌人献地内属,乃置西海郡。
38、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多次内徙归附羌人,例如建武十一年(公元35)徙先零羌于天水、陇西、扶风三郡。
39、明帝水平元年(公元58),又徙烧当羌七千余口于三辅(今陕西中部)。
40、散布在内地的羌人称为东羌,深受地方官吏和豪强的压榨奴役,生活悲惨;留居河湟地区的西羌则受护羌校尉、边郡都尉等欺凌滥杀,亦不得相安。
41、羌人持续不断地进行反抗,成为东汉王朝后期极大的祸患。
42、羌人大规模的起义共有三次:第一少始于安帝永初元年(107),延续十多年;第二次始于顺帝永和元年(136),历时十年;第三次始于桓帝延熹二年(159),也历时十年,前后绵延达六十年。
43、羌人的反抗与扰乱有时深入到河东、河内、蜀郡各地。
44、其间,东汉政府对他们进行了残酷镇压;一些羌族豪强亦乘机残破州郡,杀掠人民;汉羌人民均深受其害。
45、羌人起义最后虽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但东汉王朝也因此财力、物力大为削弱,构成东汉社会经济衰败的原因之一。
46、 (黄烈) 三国时,河西诸羌和武都、阴平的羌部分别降属魏、蜀。
47、魏、蜀相互攻伐,都征召羌军参加作战,许多羌人迁入了陇、蜀、秦、雍之地。
48、西晋时,杂居关中的羌人为数甚众,多成为地主官僚的佃客、奴婢、备受压迫欺凌,怨恨很深。
49、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现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的异族,或是以游牧为主的藏系民族,曾经多次于东汉末年造反作乱。
50、 东汉以后,羌族趁着局势大乱之际大举侵入了凉州领域并定居下来,开始与汉人杂居。
51、当时羌族与当地的豪族联手,或是独力举兵发动叛乱,让东汉政权头痛不已。
52、 到了公元一八四年,异族中有位叫做北宫伯玉的人联合了汉人的边章与韩遂,伙同先零羌发起了叛乱。
53、叛乱的领导分子不断更替,最后以马腾父子两人为首。
54、此后羌族更是经常与其联手,共同叛乱。
55、 惠帝元康六年(296),冯翊、北地两郡之马兰羌与匈奴人一起造反;不久,秦、雍羌人与氐人俱反,推氐帅齐万年为帝,有众七万,大败晋军于六陌(今陕西乾县东北),至元康九年才被平定。
56、于是江统上《徙戎论》,请徙冯翊、北地、新平、安定诸郡羌人于河湟,以免腹心之患,但未被采纳。
57、怀帝永嘉中(307~313),南安郡烧当羌人姚弋仲东迁扶风境,从者数万。
58、后其子姚苌叛前秦自立,建后秦国(384年)。
59、魏晋南北朝时期,入居内地的羌人与汉族杂居,经营农业,逐渐融合于汉族。
60、唐代,党项羌从青海迁夏州等地,至宋代建立了西夏国,后亡于蒙古。
61、元代,他们大部分也与汉族融合。
62、居住在岷江上游的羌人部落(汉时称冉、駹),自汉以来多归属中原王朝管辖,其中大部分渐同化于汉族和藏族,一部分得以保存下来,形成今天的羌族。
63、 (陈得芝) 《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建武十三年》:羌有百五十四种。
64、《后汉书》所提到的有零羌、种羌、白马羌、烧当羌、参狼羌、虔人羌等。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