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外媒:私募股权成投资危险地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新经纬7月15日电 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15日报道,私募股权投资已成为投资者的危险地带。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尽管融资成本增加、增长前景不确定,但截至去年6月30日,私募市场管理的资产总额达到了13.1万亿美元,自2018年以来年均增长近20%。
报道指出,筹款额已从2021年的高峰开始下降,但道富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机构投资者打算增加对几乎所有私人市场的敞口,包括基础设施、私人债务、私募股权和房地产。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7-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私募市场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大型收购类,其建立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基础上。大部分回报并非来自投资组合公司的效率提升,而是来自不断增长的市场倍数,以及通过杠杆来出售资产,这增加了股本回报相对于资产回报的比例。
由于杠杆的作用,如今市场倍数已经下降,融资成本已经上升,资产负债表变得薄弱。在倍数低迷的情况下,经理们不愿出售资产并实现回报,导致对投资者的支付较低。至于私人债务,其增长主要是由于监管套利,自金融危机以来,银行面临更严格的监管。
报道认为,私募基金的治理缺陷在廉价资金繁荣时期被人忽视,自从利率回归正常以来,估值问题一直很严重。私募基金经理对其资产价值的减记幅度往往远小于公开市场的下跌幅度,考虑到该资产类别的杠杆和非流动性更高,减记幅度应该远大于公开股权。
同样令人担忧的是,美国第五巡回上诉法院上月决定废除美国证交会对于提高私募股权绩效和费用透明度的新规定。这让披露缺乏统一性,而是基于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个别协议,关于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和不透明的秘密费用引发了很多争议。
美国证交会也一直担心,市场上缺乏明确的估值程序和缓解行业内无数利益冲突的规程。其中包括大量的续投基金,即经理将投资组合公司出售给新基金,这使他们免受公开市场估值的影响,此类交易涉及收购集团费用的大幅增加。
对于低流动性资产的敞口,导致面临所谓“终局”的养老金基金的投资组合平衡问题日益严重,“终局”指的是通过买断或买入方式将养老金义务和相匹配的资产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不乐于接收低流动性资产,即使接收,也会施加严格的减值。
报道还称,相对于公开市场,评估私募股权的表现是困难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凯里商学院的Jeffrey Hooke认为,私募股权经理在大量保密条款和错误信息的掩盖下,隐瞒了表现一般的投资回报,“他们用一个简单概念——通过借钱来增加股权回报,塑造了一个几乎没有问责制的庞大商业帝国”。
而最大的问题与成本有关。私募基金通常基于投资者承诺投入的资金收取2%的年度管理费,以及在通常为8%的预先约定回报门槛之上,收取20%利润的费用。相比于被动管理报价股票投资的较小百分比成本,这对绩效是一个巨大的拖累。
报道指出,从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中轻松获利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私人资本对投资者来说是更加危险的领域。(中新经纬APP)
以上就是关于【外媒:私募股权成投资危险地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中新经纬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